您当前所处位置: 米胖旅游网 > 西湖旅游 > 西湖旅游攻略 > 56个民族之满族

56个民族之满族

http://www.mipang.com时间:2011-02-23  来源:米胖旅游网  点击:7680

满族首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此外,在内蒙古河北山东新疆等省、自治区以及北京成都兰州福州银川西安等年夜中城市均有少数散居满族。

满族有自己的说话、文字,满族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满文创制于16世纪末,是借用蒙古文字母创制的。17世纪四十年月,满族年夜量入关后,普遍起头习用汉语文。

满族自古好歌舞,古代跳舞多由狩猎、战斗的勾当演化而来。历史上满族男人喜穿青蓝色的长袍马褂,头顶后部留发梳辫留于脑后,戴圆顶帽,下穿套裤。妇女则喜欢穿旗袍,梳京头或“盘髻儿”,戴儿环,腰间挂手帕。满族入关后,其服装与汉族服装趋于一致,但旗袍却以其怪异的魅力传布下来,成为中国妇女的传统服装

历史---满族历史悠长,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人,厥后裔一向糊口在长白山以北、黑龙江中上游、乌苏里江流域。1644年清军入关,统一了中国,形成满汉持久杂居的场所排场。辛亥革命后,满洲族改称满族。

礼仪----满族人进献长辈,注重礼仪,在路上碰见长辈,要侧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长辈走过再行;不单晚辈见了长辈要见礼,在平辈人中年青的见了年长的也要见礼问候。亲友相见,除握手互敬问候外,有的还行抱腰接面礼。过春节时要拜两次年,年三十晚上拜一次,为辞旧岁,岁首几回再三拜一次,叫迎新春。

满族传统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年夜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心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年夜,南炕为小,来客住西炕,长辈多住北炕,晚辈住南炕。

节庆---传统节日首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时代一般都要进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溜冰等传统体育勾当。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夏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识表记标帜着一个新的平易近族配合体的形成。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钻研会”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

上元节---即正月十五日,俗称“元宵节”。同汉族一样,满族也有元宵挂彩灯和吃元宵的习俗。

走百病---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正月十六日。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远洲,或走沙滚冰,或游玩欢闹,叫做“走百病”。

二月二-----俗称“龙举头日”。当日晨,满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弯曲如龙,故称“引龙”。然后在院中进行典礼,祈求风调雨顺。全家人还要吃“龙须面”和“龙鳞饼”。妇女们此日不能做针线活。

清明节----上坟祭祖时不像汉族纸钱后在坟顶上压钱,而是在坟上插“佛朵”。“佛朵”是满语,译为汉语为“柳”或“柳枝”。按照满族崇奉,柳是人的开山祖师,人是柳的子孙,为剖明后继有人,要在坟上插柳。

中元节----满族以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也视为超度亡灵的“鬼节”。届时,遍地寺院设立道场,燃灯念经,要进行各类超度典礼。

中秋节---满族人家过中秋节也吃“团聚饭”。此外,月亮初升之际,还要供月。即在院内西侧向东摆一架木屏风,屏风上挂有鸡冠花、毛豆枝、鲜藕等,为供月兔之用。屏风前摆一张八仙桌,桌上供一年夜月饼。祭时,焚喷香磕头,妇女先拜,汉子后拜。

腊八节----满族人家腊月初八要泡“腊八醋”和煮“腊八肉”。除全家人吃外还要分送亲友。

小年满族过小年的习俗与汉族不异。腊月二十三日为“小年”。届时家家户户要祭奠灶神,俗称“送灶王爷”。

婚俗满族婚礼既带有本平易近族浓密的特点,又融合了不少汉平易近族的风尚礼仪,一般地讲要经由以下轨范:

订亲:---满族青年男女订亲有两种形式。一是男女青年的家长是熟人或伴侣,彼此体味,有意做亲,便托伐柯人给后世许订终身,有的是男标的目的女方求婚,有的是女标的目的男方求婚。另一种是男女双方互不熟悉,托媒酬报后世订亲,并由伐柯人转交双方的"门户贴",开具双方的旗佐、履历、姓氏、三代。此外,还要互相磨练生辰八字。

放定---:即递财礼。分放年夜定和放小定两种。放小定是未来的媳妇参见姑母兄嫂等男方家至亲时,获得财物。放年夜定叫做“过年夜礼”,俗称“下年夜菜”,就是选择吉日,男方将聘礼送到女方家

成婚前一日,送亲的要喝“迎风酒”。新娘则离家到男方借好的居所住宿,俗称“打下发”。次日早晨,女方家用彩车送亲,由其哥哥护送。彩车到新郎家时,洞房门前的地上放有一火盆,让喜轿车抬着新娘从火盆上经由,俗称"偏激避邪"。为赶走或杀死随轿而来的鬼魅,新郎要向轿门虚射三箭;也有实射的,但一般都是朝轿底射,以免伤着新娘。接着,新娘被人扶出轿来到六合前,同新郎一同向北三磕头,俗称“拜斗极”。拜完斗极后举世闻名行“撇盏”典礼。即头戴红盖头的新娘和新郎,面朝南跪在院中神桌前,桌上供猪肘一方、酒三盅、尖刀一把,萨满单腿跪在桌前,一面用满语念经,一面用尖刀把肉割成片抛向空中,同时端酒盅齐把酒泼到地上。首要目的是乞求上苍保佑新婚佳耦,使他们子孙合座,白头偕老。进行完以上这些典礼后,新娘由全科人(即怙恃后世俱全的人)搀进洞房。新娘过门坎时,在门坎上放有一副马鞍,新娘必需从上面跨曩昔。新房的床铺必需全科人铺设,洞房铺好后要在房内吹打,称“响房”。新娘入洞房时,一小女孩手拿两面铜镜,对新娘照一下,然后把铜镜挂在新娘的前胸后背。接着,另一小女孩递过两只锡壶,里面盛有米、钱等,新娘或抱在怀里,或夹在腋窝,俗称“抱宝瓶”,又叫“抱保媒壶”。当新娘在床上坐稳后,新郎用秤杆把罩在新娘头上的红布揭去,叫做“揭盖头”。接下来即是夫妻喝交杯酒,吃合喜面、长寿面或子孙饽饽等。

服饰-----旧时满族男人留发束辫,穿马蹄袖袍褂,女子穿恢弘直筒旗袍,天足,开花鞋。清代满式服装曾风行全国,此刻与汉族服饰一样了。满族妇女不缠脚,所著鞋子绣有标致花饰,鞋底中心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戴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连结举头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满族妇女的发式转变很年夜,姑娘时代,只简单地把头发在脑后挽一下。长到快出嫁时,就要把头发梳成辫子并挽成单发髻,成婚后的发式有双髻式、单髻式等多种,双髻式发型把头发从头顶分梳为前后两部门。前髻梳成平顶状,以便戴冠,颈后髻梳成燕尾状,在胫后伸睁开来,它使得颈子总要连结挺直的状况,是以,满族妇女走起路来就更显得高尚、庄严。图为一位满族新娘正在梳理她的成婚发式。旗袍是满族男女老小一年四时都穿戴的服饰,它裁剪简单,圆领,前后襟恢弘,而袖子较窄,四片裁制,衣衩较长,便于上马下马;窄窄的袖子,便于射箭。因为袖子口附有马蹄状的护袖,又称马蹄袖。在满族人逐渐脱离骑射生涯生计后,马蹄袖已成装饰,而放下马蹄袖仍然是满族人对长者、尊者致敬的礼仪。妇女旗袍的装饰性比男性旗袍更强。领子、前襟和袖口都有绣花装饰。跟着时代的变迁,旗袍式样的转变也很年夜,四片裁制也改为两片裁制。旗袍能很好默示妇女的身段和曲线。图为满族妇女在旗袍外衣穿的马甲。绣有美丽图案。穿旗袍跳宫廷舞的满族妇女。穿戴传统满族旗袍的男人,搜罗带箭袖的长袍和一袭马甲,以及满族男性的帽子。

饮食----一日三餐,除早餐为馕和茶或奶茶外,中餐和晚餐多以面食、马、牛、羊肉为主;在农区以粮为主食,但肉类仍据有很年夜比重。

相关旅游攻略

200902杭州


      阅读全文»

我的标题

斯蒂芬萨法是打发斯蒂芬
      阅读全文»

赏荷归来

 曲苑风荷01 曲苑风荷02 DSC01475 DSC01508 DSC01507 DSC01518  
      阅读全文»